为“油改气”合法化,建议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
2015-11-12 14:51:48 企发展览 0次 我有话说
为“油改气”合法化,建议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
四川省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  李永昌
一、“油改气”的由来
  从四川自贡市荣县加气站1989年3月14日开业算起,我国“油改气”工作已推行26年。截止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4500座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加气站,460万辆CNG汽车,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用车“油改气”的车辆逾300万辆,约占80%。(其余为原装出厂的天然气汽车)。
  所谓“油改气”,指的是在用车上增加一套CNG供给系统(车用气瓶,输气管、减压阀等专用装置),变成既可燃用天然气,又可燃用汽油的两用燃料车(当然是以燃用天然气为主)。并不改动原车的结构。
二、推广天然气汽车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于可立竿见影的治理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
  据清华大学的检测数据表明:天然气汽车的PM2.5排放量可比汽油车减少93%。此外,天然气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分别比汽油车减少97%、20%、72%和30%,且基本不含铅、硫化物及苯类等有害物质,是世界上公认的清洁能源。
  其次,推广天然气汽车可以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的占比。2014年11月国务院出台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天然气的占比要达10%以上(目前为6.3%)。而460万辆天然气的年耗天然气约为287亿立方米, 约占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现消费量1820亿立方米的15.8%。
如果“油改气”能够做到全面开禁,2020年我国的天然气汽车完全可以轻松超过1000万辆。天然气的消耗量将达600多万方。在天然气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将逾20%。这对治理大气污染将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
三、关于“油改气”汽车的安全性
  “油改气”汽车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以下一组数据来证实:国内最先从事“油改气”工作的四川省“油改气”历史已达26年,在该省4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中“油改气”车辆占比高达90%,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四、“油改气”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办法
  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天然气汽车,其中,大多数国家均采用,其是发展中国家均采用“油改气”和原装车等两种方式并行的做法
  如意大利改装企业有1000多家;澳大利亚有改装企业有700多家。再如,CNG汽车保有量世界排名第一的伊朗,在其37个城市中,超过107个改装企业;印度尽管有12家CNG汽车原装生产厂家,但改装车仍占有CNG汽车保有量的80%;CNG汽车保有量不到10万辆的加拿大,改装企业也有80家之多。由此可见,燃气汽车改装业早已成为完全独立于制造厂的新产业。
五、“油改气”的法律瓶颈和各地应对指导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不少地方的车辆管理机关以此认定“油改气”车辆为非法改装而不予年审,甚至处以罚款。这种做法大大阻碍了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健康发展。
  但是,不少省区的地方政府如重庆、四川、陕西、青海、甘肃等省级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支持和规范“油改气”工作的文件,并有近百个地市州级的地方政府出台了类似文件,避而不谈《道路交通安全法》。只有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2月表决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机动车从2014年5月1日起装天然气装备可以不再偷偷摸摸了。”
六、建议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油改气”并没有对原车的结构做任何改变,只是加装了一套天然气供气系统,就像汽、柴油在用车为了减少尾气污染,可以甚至必须加装三元催化装置一样。从本质上跟原装厂生产并没有区别。其次,《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在2003年通过的,当时全国天然气汽车只有几万辆,且推广的地区仅有四川、重庆、新疆、陕西等少数几个省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时没有考虑“油改气”也是在情理之中。时至今日“油改气”的汽车已达300多万辆,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而且经过了长达26年的实践,足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只需从法律层面给予正式认可。第三、公安部在公提字[2012]第171号文件中提出:根据在用机动车管理的现状“各地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机动车改装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其实,四川、内蒙古、陕西、新疆和合肥等地均已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法规。众所周知,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的修改都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发展稳定和谐社会的。对于“油改气”这种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是到了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时候了,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