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甲醇新征程:内蒙古与沈阳的实践探索
2025-04-17 09:49:04 创始人 0次 我有话说

引言

 当前,全球范围内绿色甲醇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推动绿色甲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绿色甲醇的产能有望突破千万吨级别,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也在积极推动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绿色甲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基于最新的市场数据、技术进展和政策信息,全面分析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报告将重点探讨绿色甲醇的供需现状、制备技术、上游原料、下游需求市场、产能布局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分析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企业发展策略。

 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正逐渐成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趋势,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布局绿色甲醇产业。内蒙古和沈阳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本文将深入剖析内蒙古和沈阳在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举措及其成效。

 一、内蒙古: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项目签约,开启绿色能源新篇章

 2023年12月29日,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签署的《绿氢/绿甲醇项目协议》,无疑是内蒙古绿色能源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三方通过“绿电”制“绿氢”,“绿氢”合成“绿甲醇”的创新模式,不仅拓展了绿色能源的消纳场景,更为兴安盟构建“绿电—绿氢—绿甲醇”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将绿色电力转化为氢气,再通过氢气合成甲醇,实现了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

 (二)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产业化升级

 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兴安盟打造蒙东绿氢生产合成氨、绿甲醇基地”。这一政策支持为兴安盟的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签约是兴安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响应。通过实施兴安盟博源化学有限公司新建绿甲醇项目以及兴安盟京能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绿氢替代示范项目,兴安盟正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传统煤制氢项目的落地,打造绿氢耦合化工领域的最佳示范工程。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还将促进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三)绿色甲醇,助力低碳转型

 该项目以兴安盟丰富的生物质和京能电解水制取的绿氢为原料生产的绿色甲醇,可有效替代煤制甲醇,从而大大减少碳排放。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排放低等优点,在交通运输、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发展绿色甲醇产业,兴安盟不仅能够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二、沈阳:全力打造“甲醇汽车第一城”

 (一)政策出台,加速甲醇汽车产业落地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积极响应这一趋势,于2024年12月2日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沈阳甲醇汽车生产及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这份《措施》涵盖了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推进车用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及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甲醇汽车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四个部分10条具体措施,旨在加速甲醇汽车产业在沈阳的落地,力争使沈阳成为“甲醇汽车第一城”。

 (二)多层次政策支撑产业发展

 1.制造体系建设:在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方面,沈阳通过推动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积极鼓励甲醇汽车整车、专用车及发动机等生产企业落户沈阳。同时,计划提升甲醇汽车产业化水平,增强甲醇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引进甲醇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并鼓励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甲醇汽车关键零部件业务。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完善沈阳甲醇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燃料及加注体系建设:作为甲醇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措施》在推进车用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方面也有明确规划。沈阳将利用丰富的风光电资源优势,在化工园区内规划布局车用甲醇燃料项目,建设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大力发展绿氢制甲醇,并同步推进焦炉煤气制甲醇,做好车用甲醇燃料的生产和储备。此外,还将推进完善车用甲醇加注体系建设,鼓励全市范围内存量和新建加油(气)站增设甲醇燃料加注功能,形成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的供应体系。

 3.应用领域拓展:《措施》还在甲醇汽车的应用空间上加以突破,鼓励甲醇汽车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具体举措包括推动甲醇汽车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在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的前提下,甲醇汽车平等参与政府及公共领域用车采购活动;促进甲醇汽车生产和消费,完善甲醇汽车购销渠道,给予甲醇汽车生产企业一次性补贴,优化甲醇汽车使用环境,支持甲醇汽车享有新能源汽车同等路权。

 (三)发挥产业优势,带动经济升级

 1.东北地区甲醇产业优势: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在发展甲醇产业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指出,2024年以来,全球可再生甲醇新增产能增长迅速,预计到2030年,全球约一半的可再生甲醇产能来自中国,其中约80%的项目来自东北地区,并通过辽宁辐射到东北亚及全世界。东北地区不仅风光资源丰富,有利于甲醇的制备,而且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在甲醇应用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沈阳的产业实践:沈阳全力推动甲醇汽车的推广应用,旨在打通制备、加注、应用的全产业链,力争成为“甲醇汽车第一城”。通过实施相关支持政策,沈阳将带动整个甲醇汽车产业生态的发展,为沈阳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贡献重要力量。除了沈阳,“石油之城”大庆也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甲醇,通过打造醇氢生态“大庆模式”,逐步迈向醇氢时代。

 3.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2024年以来,辽宁省高度重视绿色甲醇所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转型升级,先后在朝阳、大连以及沈阳等地布局了醇氢生态相关项目,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之一,推动甲醇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带动能源、装备制造、物流运输等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东北地区汽车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结语

 内蒙古和沈阳在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充分展示了地方政府在推动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决心与行动力。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两地不仅为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未来,随着绿色甲醇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内蒙古和沈阳将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其他地区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