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绿色发展的浪潮汹涌澎湃,能源转型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内蒙古,这片广袤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甲醇经济为引擎,全力打造绿色转型的新样本,奏响可持续发展的激昂乐章。
“推进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时代主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4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直言,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不仅关乎中国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更是实现碳中和及能源内循环、达成能源自给自足的现实路径。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各国共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之一,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甲醇经济作为新型能源体系,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为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工信部甲醇汽车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指出,历经多年努力,甲醇作为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色的低碳燃料,已在交通领域各类动力上广泛应用,将在实现对石油能源规模替代及交通燃料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认为,构建中国绿色甲醇体系应基于能源禀赋及工业结构现状。绿色甲醇80%的能量源自风和太阳,是储存太阳能、风能的绝佳能源载体。其作为液体燃料,运输成本低且可长期储存。
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甲醇经济发展。8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明确将甲醇加注纳入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甲醇能源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甲醇经济产业化进程。
绿色甲醇:筑牢中国能源安全基石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战场。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2%。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要求,也是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甲醇,作为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显著特质,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常温常压下,它呈无色无味液体状态,使用安全便捷,堪称破解能源安全和“双碳”难题的“超级燃料”,亦是全球公认的e-fuel电制燃料。
我国是全球最大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产能占全球60%;同时,我国风光电装机占全球40%,甲醇无疑是风光电的最佳载体。在向非化石能源转型的道路上,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甲醇经济,是中国能源多元化的有效途径,可将能源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GregDolan表示,中国占全球甲醇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在全球可再生甲醇产能方面占据领导地位,预计2026年将有75%的新增产能来自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再生甲醇项目建设,未来几年将成为甲醇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内蒙古能源优势得天独厚,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极为丰富,尤其是在辽阔草原和壮丽沙漠中,资源优势更加突出。然而,如何将这些优势禀赋转化为高效能源,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21%。这些无与伦比的资源,为内蒙古将弃风弃光资源用于电解水制氢、大规模应用绿色甲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0月27日,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启动,标志着内蒙古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展示了甲醇能源在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阿拉善通过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电资源,以电解水制氢和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形成了资源高效利用循环体系。这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这一项目通过创新技术路线,使二氧化碳资源化,合成甲醇每年可减少大量碳排放,为全国提供了甲醇经济的最佳实践样本。为配合阿拉善盟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对二氧化碳捕集后结合绿氢资源合成绿色甲醇,探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化示范项目,为地方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探索出有效路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醇氢电动汽车,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绿色甲醇生态体系。
能源转型:为甲醇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商用车保有量达4150万辆,占比12.5%,但在交通碳排放的占比高达60%。商用车虽保有量少,却消耗超一半车用汽柴油,排放汽车56%的二氧化碳和80%的PM污染物。甲醇相比柴油能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等污染物,是清洁绿色能源。发展甲醇经济不仅有利于碳中和,还能推进能源结构变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醇氢电动是汽车电动化的升级发展,可以有效弥补纯电动和氢燃料的应用短板,丰富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作为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在电动化基础上,以甲醇作为液态氢直接替代传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发电供电,实现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便捷、更经济实用的升级。
对比纯电动,醇氢电动无须高度依赖充电桩、降低整车成本,有效解决续航焦虑及电池自重问题,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是汽车新能源路径的最佳解决方案。对比氢燃料,醇氢电动是氢燃料可不依赖补贴的商业化技术应用,是符合国情、可持续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醇氢电动是商用车动力技术路线的最优解之一,醇氢电动汽车可以解决目前商用车新能源化过程中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醇氢电动技术的应用是汽车产业和能源转型的连接点,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通过推广醇氢汽车引导和推动甲醇作为燃料的广泛应用和绿色化。
吉利在甲醇领域深耕近20年,已投入运营超3.6万辆甲醇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行驶里程超200亿公里。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依托吉利甲醇全产业链探索研究和产业布局,是目前国内唯一推出醇氢重卡、轻卡、小微卡、客车的商用车企业,打造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现已全面产业化运营,全面覆盖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城市公交等场景,满足用户多场景、多工况、多地域需求,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搭载远程400kW级高效醇氢电动系统的矿卡实现燃料成本下降45%,运行效率提升20%,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河南多地投入使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当地经济被形象地称为“车轮上的经济”。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尤其匹配内蒙古公路物流使用场景,有效克服纯电动车高速下电耗高导致的续航里程衰减问题,无须高度依赖充电桩、补能快,保证车辆高效出勤。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醇氢电动是汽车新能源路径的最佳解决方案。
目前,远程醇氢电动车型已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多款醇氢电动商用车进入最新发布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和《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说明醇氢电动技术路线获得国家认可。
醇氢生态落地内蒙古:培育绿色新动能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要求,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醇氢电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为能源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024年4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工作部署,支持内蒙古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以更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支持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打造醇氢生态,以吉利近20年投资开发的醇氢电动为核心,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通过一体化设计,打造万亿级价值的中国特色绿色生态产业链。
今年4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围绕内蒙古“风光氢储车”示范项目与醇氢生态建设,推动新能源商用车项目落地,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7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呼和浩特产业园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制造基地和综合能源站,导入智能网络运力平台,形成全产业生态。
9月24日,为加快甲醇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呼和浩特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工作方案,坚持安全第一、稳步推进和政府引导、共建共享原则,有计划、分步骤推广甲醇汽车,稳妥推进甲醇燃料生产、储运、加注配套体系建设和甲醇汽车市场推广工作。
围绕甲醇制备端,基于吉利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头部企业优势和全球领先的“二氧化碳+氢”绿色甲醇生态技术,南水北调的龙头企业优势,运达股份的项目经验,阿拉善盟平台公司的资源开发经验等,共同出资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甲醇能源制备基地。
由醇氢生态科技参与投资的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公司,依托阿拉善丰富风光电资源,为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新路径,通过绿电赋能、技术创新,高比例、大规模制备绿色甲醇液体燃料,带动风光资源开发、绿电消纳能力提升,加速传统能源结构迭代升级。
绿色甲醇制备项目建设实施,将加速传统石油等能源大规模替代,提升清洁能源发电消纳占比,实现工业排放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利用,降低传统产业碳排放量,对加快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多重叠加效应。该项目还将培育发展醇氢电动汽车产业生态,推动绿色低碳交通示范建设,打造液态阳光甲醇经济创新示范运营和绿色交通新样板,构建全产业链条,为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相关产业提供应用场景和先行示范。
内蒙古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公路物流发达,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尤其匹配内蒙古交通运输使用场景。在阿拉善绿色甲醇项目、呼和浩特远程工厂等一系列布局的推动下,将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加快醇氢电动在交通物流领域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应用。
来源:中国工业报
【声明】本站发布的文章来源广泛,转载作品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站将及时处理。转载文章旨在传递信息,并不代表编辑部赞同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需注明来源“新能源技术与装备”,并自负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归“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所有。